- 手机:17701512833
- 电话:0510-85882833
- Q Q:17701512833
- 邮箱:xclean@x-clean.com.cn
- 地址: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锡东配套园五期26-2#
中央企业时代先锋----石屏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03-22 11:58:29 点击量:

在英雄城南昌,有一个有着50多年辉煌历史的大型企业——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,它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★★、第一枚海防导弹和第一辆摩托车的诞生地,累计生产飞机4000多架。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★★,出了一名功勋卓着的航空英才——石屏,他主持设计的新型基础教练机——K8飞机,以全新的设计实现了飞机整体性能的突破★,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★★,达到了世界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★★★。目前K8飞机已出口10多个国家,实现了生产线制造技术的整体输出★★,累计创汇6亿多美元★★★。2001年和2003年★★★,、先后到洪都集团视察时,都亲切接见了石屏,并高兴地邀请他在K8飞机前合影留念★★。的亲切关怀,殷殷嘱托★★,像幸福的暖流滋润着石屏的心田。
有了设计方案★,研制战役全面打响了。石屏经过深思熟虑,列出了十项技术关键,近百项试验★★,排出了工作计划,组建起精干的总设计班子,集合着各专业★、各系统★★、各部门的力量,朝着总的目标,发起了冲锋★★。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苦战,在无数次困难★★、挫折甚至失败的严峻考验面前,石屏带领总设计师系统和全体参研人员★,顽强拼搏★★,先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关键,实现了一系列的创新,其中6项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★★★,10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。
1990年11月26日下午★★,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,一架刚刚面世的K8飞机带着中华民族的希望,腾空而起,矫健地飞上祖国的蓝天,欢呼声响彻云霄,此时的石屏,心潮起伏,久久难以平静★★。多少艰辛与努力★★,多少坎坷与奋斗,多少年的梦想与追求,今天终于实现了★★!
献身祖国的航空事业是石屏童年的梦想,也是他一生的追求★★。1934年,石屏出生在江西波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。幼年时★,他亲眼目睹了日寇飞机对家乡的狂轰滥炸,从小立下了长大后自己也要造飞机的志向,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因为没有自己的飞机而蒙受巨大损失,更坚定了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决心。1956年7月,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,来到洪都集团公司,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飞机设计工作中,先后参加了3种飞机的仿制、4种飞机的设计,担任两种飞机的总设计师,为新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
在石总追求的事业里★★★,有老伴未竟的心愿。只有努力地工作,才是对自己和老伴最大的安慰。老伴去世后,他仍四处奔波,洽谈业务,介绍K8性能,收集售后信息,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,致力于K8飞机的改进改型。石总说:“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K8目前正处在成长期★,我的老伴去世了,我也年近古稀,我要在有生之年,让K8飞机始终保持她旺盛的生命力。”令石总感到欣慰的是,2003年中航技总公司再次与洪都集团签订了100架K8飞机的收购合同,2004年K8改型机亮相珠海航展一举获得成功,再次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。
在洪都集团这样一个厂所合一的航空科研生产型企业★,飞机总设计师的工作要兼顾各个方面★★★,从飞机设计★★、试验、试制、试飞到定型、生产★、销售、服务全过程的技术问题★,都要总设计师跟踪负责★★。像引进发动机的谈判★★★,就是在石屏主持下进行的★。那是一场智慧的比拼★,毅力的较量。为了熟悉发动机★★,他专门买了一本新出版的《发动机原理》,一面自学,一面和同事们共同研究国外发动机规范。谈判历经了20多个回合★★★,在艰难中一点一点地推进。在签订发动机合同时,因为连续熬夜,上火牙痛,脸都肿变了形★★,连说话都困难,但他十分快乐。最终★,发动机公司同意优惠供应发动机★★,并无偿提供三台发动机和配套设备。这样一举解决了研制周期、经费短缺和发动机选型三个关键问题★★。临行前,发动机公司老总说★★,石先生真厉害,他想得到的千方百计也要达到目的★★★。
为使有一天中国能生产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教练机,石屏和他的同事将目光瞄准了教练机的世界最前沿★,潜心研究★,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教练机知识储备和积累★★★。他自学英语★★★,翻译研究了国外18种教练机的资料,把各国教练机的性能、特点和使用状况摸得一清二楚,并相互比较,博采众长,逐步形成了我国新一代教练机的研制思路,并在《航空杂志》发表了《借助国外经验发展我国教练机》的论文,提出了“提高训练效率,降低训练费用”的研制思路、基本性能要求和适应不同国家需要的两种训练体制,得到了广泛认同★★★。
激情燃烧的岁月点燃了石屏生命的火花,党性的光辉映红了石屏亮丽的人生。石屏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员、全国劳动模范★、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、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等光荣称号★★★,并受到★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★,石屏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石屏说:即使胸前挂满了勋章,我还是我★★★,一名普通的员和科技工作者,所有的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,如果要我对人生进行一个总结的话★★★,我要说的是★,半个世纪以来,我对党的无限热爱、对祖国的无限热爱、对航空事业的无限热爱始终没有变★,永远不会变!
总体设计开始了。为了K8★★★,石屏充分发挥员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攻关★★★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,没日没夜地干★★,常常是一大早出去★,半夜三更才回家。他的办公室里常备方便面,办公室的灯光彻夜不眠★。他认为★,K8飞机必须全面覆盖和模拟战斗机各项飞行特性★,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★,没有创新,没有独到之处,是无法实现的★★。他的目光追寻着灵感,脑海里一遍遍地斟酌着每一个环节★★★,他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着,灵感的火花在碰撞中渐渐归拢,一套完美的设计方案出现了。高低速兼顾★、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特性、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、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,整整10大特点,思路新颖独特,令人叹服★。凡是国外同类飞机有的性能,它都有;别人没有的★★,他也想到了。石屏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思维,为K8飞机以后跻身国际市场并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若干年以后,原洪都集团公司强五飞机总设计师陆孝彭院士回顾起这份设计方案,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,挥笔在鉴定表中写道★★★:★★“K8飞机的10大特点是一个创造★★★,应该作为飞机设计的普遍准则。”
事业和家庭总有发生矛盾的时候,他总是一次又一次把天平的砝码放在事业的一端★。在石屏的桌上★★,有一张发黄的照片,那是他和哥哥姐姐的合影★★,幼小的石屏依偎在姐姐的怀里★★。这张珍贵的照片石屏从来就没有让它沾上一点灰尘。石屏幼年丧父,是哥哥和姐姐们把他拉扯大,他和哥哥姐姐感情十分深厚,大姐从小就对他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,他心里一直把大姐视为母亲一样。上大学的时候★,是三哥变卖家产★★★,资助他上完了大学★★★。可是★,在K8研制最紧张的时期,他的大姐、二姐和三哥相继去世,南昌到波阳★★★,只是一湖之隔,由于重任在肩★★★,飞机研制迫在眉睫,任凭悲痛欲绝★★,他却未能亲临凭吊,只能手捧着照片,默默地、一次又一次地伤心落泪,遥寄哀思……。石屏是非常重感情的人★★,他说:羊有跪乳之恩,鸟有反哺之义。哥哥姐姐的恩情一辈子都报答不尽★★,但偏偏是事业的需要,使他留下永远的伤痛。每到清明,他都要不停地擦拭那张精心装帖的老照片★★,静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。
石屏的爱人与他是校友★★,两人同在飞机设计所工作。一年冬天,石屏和爱人一起到东北做试验★★,一去就是几个月。那时他们的大儿子正在上初中★★,小儿子还在念小学,兄弟俩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父母。哥哥就是家长,白天,迎着刺骨的寒风★★★,牵着弟弟到食堂排队打饭,晚上叠好被窝,掖好被角,照顾弟弟入睡★。弟弟总是问:“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?我想妈妈。★”除夕那天,兄弟俩守着电视,眼看着夜幕降临★★★,仍然不见父母的身影★★★。外面大雪纷飞★,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接连不断,欢声笑语不时从隔壁传来……哥哥煮好了面条★★,弟弟就是不肯吃,哭闹着要妈妈.就在这时,房门开了★★,石屏和爱人披着雪花、风尘仆仆地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★★★。两个孩子喜出望外,兴奋不已★,弟弟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★★★,笑着笑着就哭了起来……看着两个孩子又干又瘦的样子★★★,石屏和爱人百感交集,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被眼前的伤感一下子冲淡了许多★★★、许多……
这一天,石总早早地回到家里,亲手做了几道好菜,与妻子孩子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,他举起酒杯对妻子说★★★:★“这么多年辛苦你了★★★!”石总的爱人是位空气动力工程师★★★,两人一辈子搞飞机,共同的事业使他们相识★★、相知★★、相爱,生活上是伴侣,事业上是战友★★,情深意笃,只要一有点空隙时间石总就帮助妻子做家务活★★。有一次,石屏的妻子患胆结石住院开刀★,石屏紧紧守在妻子身边,问长问短,跑前忙后,但手术后的第二天,石屏就坐不住了,心不在焉的样子。知夫莫如妻,爱人知道丈夫记挂着K8,对他说★:“K8要紧,不用担心我,你就放心去吧★★★。”石屏犹豫了一下,还是去了★,脸上写满了愧疚。他心里十分清楚,此时妻子还不能下床,翻动一下身体常常伴着阵痛★★★,她难道不需要丈夫的陪伴吗★★★?她同样是希望K8能早日首飞上天啊!老伴退休后,石总常对老伴说★★:等我也退休了,一定好好陪陪你★★,一起出去走一走★★,看一看,看看祖国的青山秀水,看看我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。但是K8飞机离不开他,K8飞机首飞后,石总忙于设计定型★、忙于参加国内外各类航展★★★、忙于到世界各国洽谈销售业务。当满载着洪都人希望的K8飞机,飞出国门,翱翔在世界各地蓝天时,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症★,竟夺去了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老伴的生命★★★。石总对老伴的承诺再也无法实现了,留给他却是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思念……
1986年,我国决定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新一代喷气式教练机。洪都集团牢牢抓住这一机遇,派石屏随团前往巴基斯坦进行洽谈。石屏不负众望,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以及对世界新一代教练机深刻★、全面的了解★★,提出了我新型教练机的设计思路和方案★,巴方十分赞赏,当场拍板,同意出资合作★★★,飞机定名K8。由此,揭开了教练机立项研制的序幕,总设计师的重担历史地落在了石屏的肩上。
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挫折★★★,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,K8终于迎来了全机静强度试验★,这是验证飞机结构设计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,对于飞机来说,这是一场生死考验。那天大家凝神屏气,密切关注着试验的进行。可是当飞机加载到95%时,机翼提前断裂了,试验遭到了失败。石屏的心情异常沉重,这可是全体参研人员3年多的心血呀!难道是自己在结构设计上有失误吗?面对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★★,他很快镇定下来★★★,鼓励大家不要气馁,积极查找原因。经过大家仔细分析,原因很快找到了,原来是一个加强肋的失稳,造成机翼破坏,与设计毫无关系。经过改进★★,飞机进行了第二次试验,结果情况稳定★★★,一切正常!全机静强度实验的成功,标志着飞机可以首飞上天了★!当时现场顿时一片沸腾,中巴参研人员兴奋地相互拥抱着、庆贺着……在欢乐人群的背后,石总缓缓地摘下眼镜★★,轻轻地擦去了眼角的泪花。